國際數學日—丟幾萬次針 就能知道圓周率?

3月14日因為可以被表示為3.14,恰好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全球許多數學迷將這一天稱為 Pi Day,並且不約而同地進行各種數學相關之趣味活動慶祝,例如: 吃個派(pie)、數學趣味猜謎、數學競賽、展覽及表演。國際數學聯盟 (IMU) 在 2019 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申請制定,正式於2019/11/26在聯合國大會通過,將每年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去年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NCTS)和中華民國數學會合作推動的布豐投針實驗有上千人響應,同時也登上了IMU活動的首頁。今年響應3/14全球首次國際數學日,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和中華民國數學會決定延續去年的布豐投針實驗,跨大招募進行萬人實驗企劃,一起進行一項估計圓周率π的實驗—用丟針來估算圓周率!

萬人實驗企劃是一個不限制年級、學校、城市的數學實驗串聯計畫,讓全臺各地的教師們以數學實驗教學體驗—用丟針來估算圓周率,這個實驗稱為「布豐投針」,是18世紀數學家布豐所提出的。布豐發現:「地上畫了許多等間距平行線,丟根針,針與平行線相交的機率剛好和圓周率成正比。」帶領班級的學生們一起響應今年3月14日的國際數學日行動,對 π 的值進行估計,分享自己的實驗成果和活動照片記錄,同時也看看其他班級團體創作的精彩作品。把一般人認為抽象的數學變得具象又好玩。全臺超過一萬名國高中小師生,參與這項堪稱「臺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數學實驗企劃」,實驗成果已公布在《超越無限數學印象》臉書粉絲頁。 

原先預定3月14日於1914華山藝文特區主辦一系列的戲劇、魔術、解謎等活動,因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考量而取消,但當天仍有精彩的數學直播,現場除了公佈圖文競賽活動的六件得獎作品之外,還有科普訪談節目,討論資訊、音樂、數學三方面的結合,請到程式語言狂人魏澤人教授用紙牌表演數學界著名的姚氏百萬富翁難題,探討如何在不接露自己隱私及涵蓋動產與不動產的財富總和並比較出誰較富有。魏澤人教授探討數學如何運用在資訊和科技上,中研院蘇黎博士後研究員也和主持人分享這些科技與資訊如何瓦解舊式音樂產業並建立起最新的AI音樂鍊。

生活中的每項科技產品幾乎都需要數學運算與原理,現在正火紅的大數據議題和新興的AI人工智慧也運用到音樂上。許多人在聽到喜歡的歌曲後,一定看過網頁或軟體的歌單推薦:你可能也喜歡……,而這些其實是基於大數據演算後的比對結果。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陳榮凱主任和中華民國數學會理事長李瑩英教授希望,透過直播讓更多人能感受到數學無所不在且不再是個「高冷」科目。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KDfNvbH7Bkc
超越無限數學印象粉絲專業:https://www.facebook.com/IMAGINARY.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