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印度、太平洋魚種在海水暖化下的數量趨勢

確保海洋魚類族群的永續與穩定為維護海洋生態與社會經濟、糧食安全的重要的一步。在印度、太平洋有多個海洋暖化的熱點,但至今尚未有研究評估海水暖化對此區域不同魚種的影響。臺大海洋所王慧瑜副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沈聖峰副研究員、挪威卑爾根大學生物科學系Mikko Heino教授的團隊提出第一個海水暖化對印度、太平洋多魚種的影響評估。此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1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研究團隊從文獻整理印度、太平洋海域332魚種 (1402 族群) 的生活史特徵與其棲地海溫資料,探討同種內生活史特徵隨溫度變化的趨勢。他們發現溫度上升對魚種的平均影響為成長率增加、成熟年紀降低、極限體長縮小、自然死亡率提高。此外,他們根據溫度與同種內生活史特徵的關聯性來評估升溫下魚群的數量變化。他們評估出在這些研究族群中有41%在升溫時的族群成長率將會下降。另外,相對於生活史較慢的深海魚、軟骨魚類,具有較快生活史的表層魚類、珊瑚礁魚有較高比例的族群(40-60%)在升溫時族群成長率下降 (圖一)。這些結果顯示海水暖化將對不同魚種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而此研究證實生活史特徵有助於預先偵測魚種在暖化下的數量趨勢。

因應氣候變遷的管理建議

研究團隊根據生活史與溫度的關聯分析,提出印度、太平洋多種不同的海洋魚類在暖化下會有分歧的反應:暖化將會對生活史較快的魚種產生負成長的影響,而對生活史較慢的魚種產生正成長的效應。目前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對於氣候變遷對海洋魚類與漁業資源的影響評估採取簡化的假設:所有魚種對升溫有一致的反應。此研究成果可修正此假設,增進對於氣候變遷的海洋魚類資源評估的精確度。研究結果亦指出海洋魚類資源的保育與管理應優先針對負溫度敏感度魚種,以達到管理效果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