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連震東紀念講座-法政講座~台灣改造計畫~

時間:11月14日上午10點地點:社會科學院第一會議室主講:許介鱗教授

千禧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勝利而政黨輪替執政,總統換人做了。台灣的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經濟體制,是否有真正變革的徵候?陳水扁在選前誓言,他參選是為「改革黑金」及「腐化的政治」,當選之後要成立「清流共治」的「全民政府」。那麼此「清流共治的全民政府」又如何設計呢?

西洋的憲政體制是分屬立法、行政、司法機關的三權分立,孫文參酌改良,加上考試、監察兩機關而號稱五權憲法。現在民進黨執政了,改革方案不外是將國民黨版的「五權」修改為西洋古典的「三權分立」。然而,不論是三權或五權,統統被「政黨政治」腐蝕了。因為政黨的目的在奪取政權或維持政權,因此政黨「爭權奪利」的意志,貫徹於三權或五權的國家機關之中。政黨(party)本來就是部分的(part),即使稱為「國民黨」或「人民黨」也是部分的黨,而不是全民的黨,稱為「激進黨」或「進步黨」也不一定是激進或進步。政黨的功能,在代表社會的部分利益,所謂「全民利益」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西洋是資本主義體制,政治為資本家服務是理所當然。但是在東亞,官員有權力,商人有財力,而有「政商分離」的好傳統。中國的傳統嚴禁官員經商以及「官商勾結」,實施官員避籍及輪調制度,以避免官員與地方惡勢力勾結。日本在德川時代,統治者「武士」有權力,但除了俸祿之外沒有財力,經商的「町人」有財力,但完全沒有政治權力,如此「權力與財力分立」的結果,維持了德川幕府三百年安定的社會秩序與繁榮。就是在現代,日本的中央官員雖然掌握權力,但只限於當官的一代,並且遮斷其發財的通路。相對的是商人或企業家,雖然掌握相當的財力,並隨經濟自由化擴張其經濟地盤,但是其政治影響力不及於中央的權力核心,只能在地方維持其傳統勢力,其財力才得以世襲傳下來。

西洋資本主義的缺點是「權力與財力的勾結」,政治權力常為資本家服務。美國柯林頓總統任命的98名大使之中,有38人是捐款的關係任命的,陳水扁總統任命的資政和國策顧問,也可以數出有多少名是捐款的,有多少名是台獨建國者「選票」的回饋。在台灣如果要改革黑金與腐化的政治,無疑的,妙方在於「權力與財力的分立」。有權力的官員(白道),應切實地公佈自己及配偶、子女的財產,並有「資訊公開法」讓人民自由查訊官員及其家族的財產申報不實。官員不可接受商人的接待賄賂,應將官員與發財致富之路隔開。相對的,商人可以追求自己的財富擴大之,並讓台灣經濟隨之成長,但是商人不可以從政變成官員掌握權力,不可官商勾結一體謀求私利。「黑道」更不可以從政,或經過漂白變成白道,成為台灣特殊的「黑金政治」。

除了官員的權力與商人的財力「權財分立」之外, 還需要建立「專業的權威」。在台灣,官員有權力,商人有財力,但都缺乏令人尊敬的權威。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其專家或英才,在社會上應得到「專業」的尊重。專業受尊重是因超越商人利益或黨派利益,而為全島人民服務著想。各行「專業」也忌撈過界,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化學或科學專家,對教育、文建、賑災、政治外行,卻要擔任教育改革、社區改造、九二一災區重建、跨黨派政治小組等工作,結果沒一件事情做好,而諾貝爾獎得主也失去了其權威性,得不到人民的敬重。要建立專業的權威,應有專業的「意識革命」:英才不以權力或財富為意識取向,專業人士要有「專業的驕傲」,不阿諛或奉承權力者或財富者,而是自尊自矜的有「愛心者」。

「專業的驕傲」,在於不屑為政商掛勾或黑金政治當媒介者。各行的英才,依其專業的權威,參與政府組織,擬定公共政策,並監督公共事務的執行,例如行政區劃、污水處理、地震土石流、老人年金、十二年國教、金融監理、原住民事務、社會治安、核四建造等問題。

如此,官員的權力、商人的財力、專家的權威,形成新的三權分立,這是超越政治體制的三權分立,而成為社會價值的三權分立。傳統上的帝王或總統,擁有權力和財力,但沒有權威或威信。在蔣介石時代,價值觀尚未分化,掌有權力也就有財力,甚至恫嚇的威權。但是在當今的民主時代,價值觀已分化,有權力者阿諛鉅商,或可積點財力,但完全喪失了權威,得不到人民的尊敬。台灣未來的改造,應克服西洋的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權把持,應超越從前「五權憲法」由一黨通吃五權的病態。在政黨輪替,由貧窮出身的阿扁當選總統之後,他繼承國民黨政權的舊體制,尚不見有政治體制改造的新設計出現。

台灣人民寄望,以後在2004年產生的總統是「義工」,當總統只是義務性的自願效勞,徹徹底底不享受特權的「公僕」。當選的總統自願放棄自己的私有財產充當救濟之用,高額的薪水除生活必需費用之外,全部捐出救助苦難的民眾。為了避免官商勾結,以身作則不屑於政商私通款曲或官官奉迎的打高爾夫球。上樑的總統正的話,下樑的官員也不受商人接待,不受商人賄賂,「黑金政治」自然而止。

在總統志願當「義工」的風氣之下,自然而然地也能廢除官僚政治的腐敗與特權。首先,應將肥大化的官員裁減,不必任命那麼多官員來為其輔選者酬庸,像領取部長級薪水的「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戰略顧問」等,都是國民黨政權遺留下來的酬庸壞習慣,可以免了。其次,不要每位官員都有座車,為什麼中央部會首長都有賓士、寶馬、凱迪拉克等名貴進口轎車,還有專用司機侍候,讓地方官員效而仿之。如果將官員的「公用車」集中管理,每當官員外出皆有高級「公用車」輪流出場,也可以疏解首都台北以及台灣各地的交通擁塞。這是基於所有官員都是「公僕」的觀念,各領域都由專家組織各種委員會,擬訂各部門的公共政策,並監督行政官員的執行。因此,官員只是「專業英才團」的幫手或執行秘書而已。當然專家的委員也是「義工」,只領交通費,義務性質的辛勤工作。

衡量美國、英國、以至日本的趨勢,願意參加「義工」的人口比率增加很多,「義工活動」將成為下一個時代決定基本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義工活動」的普及, 以自己愛好為基礎的「良心工作」,有心為社會服務,不求報酬代價,正可以糾正台灣大家「愛錢」而爭權奪利的風氣。有人問:「台灣人的性格是什麼?」 回答就是:「愛錢了」。看看總統、副總統都那麼愛錢,誰不愛錢呢?「義工」是不要金錢報酬的,以自己的愛好從事活動,而以家庭主婦與退休人員佔多數。因為他們有家庭儲蓄或退休金,可以不計較金錢報酬,只要對生活得有意義,對社會有些貢獻。這樣的「愛心」「良心」,正是目前台灣社會所需要的。退休的技術官員、科學專家,中有經驗有智慧者,願意充當「義工」,「愛心」來從事「良心」工作,社會應慶幸歡迎。不要設計太多特權「官位」讓人覺得有利可圖,人人為「卡位」而相互鬥爭。

政治體制的改造,目前在行政權優越而擴大的風氣之下,應先精簡行政機構,導入「義工制度」的專業工作人員。例如內政部的社會福利行政, 也可委由慈濟基金會接辦,教育部的育才工作或由人本基金會接辦,說不定比現在的中央政府行政官僚做的好。以教育部的育才為例,問題多多,現在還教育出國中生殺同學封桶棄屍勒贖案。教育部有國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技術職業教育司、社會教育司、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等,都依其「本位行政」,而缺乏統一的育才政策。而育才政策又必須與其他經濟部、法務部、國防部等各部會的行政工作協調配合。如果精簡行政機構,導入專家委員的義工制度,也可以糾正「本位行政」的弊害。另外應推行行政資訊化, 實施資訊公開化,讓政府的行政具透明性,讓人民了解政府的行政程序,這不但是便民策施,也具有防腐的作用。這樣,總統為模範,當「義工」當「公僕」,尊重人民自動自發的精神,則可以成為「無為而治」的政府。老子說,「政府無為則無不為」,此為政治的最高境界。

現代的民主政治是以歐美的代議民主制為基礎,因為有參政權的市民眾多,不能像古代希臘、羅馬的市民那樣聚集於一堂,共同來議論政治決定政策。因此,由有參政權的市民,經由投票選出議員或代表,由他們來行使權力,以為市民的意見就能經由代表的媒介實現。然而,市民選舉權的擴大,政黨組織的發達,利用媒體操作選民投票的技術更新,議員的腐敗與金權政治層出不窮。加上行政權力的集中,統治者與民眾之間的差距擴大,國防、財經、失業等政治難題都沒有解決的辦法,利益團體的活躍也使代議民主制陷入深刻的危機。當今政治的危機與民眾對政治的不信任,實因「民主政治」變成政客或政黨建立其支配欲及權力慾的工具。

從政治理論推敲,代議民主制的主張是站不住腳的。西洋的政治思想家盧梭在其名著『社會契約論』,就否定了代議民主制。從理論上嚴格的說,不同人的意志是不可能由他人來代表的,因此代議制只不過是一個『擬制』(fiction)。人民如果放棄自己積極的參政權,而委任他人來代表行事,則民主制即將死亡。英國的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只是選舉的那一剎那,選舉過後人民即轉化為奴隸。這就是憲政搖籃英國現實的政治寫照。

因為代議制的設計,不論是內閣制或總統制,都趨向於權力的下降過程,人民除了數年一次的選舉之外,都得受權力者的指揮擺佈。新直接民主制的設計,注重於民意的提升過程,經常的讓全體人民有表達意見及參與的機會,並且將非制度性而體制外的抗議示威活動,儘量的導入制度化而體制內的政治參與。因此,直接民主制也是最周延的參與民主制。在這電腦與電信革命的時代,有必要重新構想「人民主權」的直接民主制的可行性。

二十一世紀的直接民主制是利用「全球資訊網」( WWW, World Wide Web ),由網民在電腦上直接投票,以取代傳統的選民到投票所選舉國會議員---立法委員的方式。其實台灣在過去的選舉,各政黨的候選人也都使用過「全球資訊網」的選舉新招。現在無論政府機關、學術機構、民間部門或一般民眾,都紛紛使用網際網路(Internet),散播或獲得資訊,而逐漸進入網路資訊時代。自從90年代以後,當局提倡電子化政府,逐漸辦公室自動化、行政業務電腦化、也有業務上網的單一窗口便民服務。政府業務與資訊上網形成政府網路,為實體政府的延伸,而政府多數職能由電腦作業取代人工作業。

在這電子資訊社會,因電腦通訊結合,而資訊網路不受地理疆界的限制,使得以往的「選區」地理空間概念將趨於瓦解。網民的直接民主制,將使現行的行政區劃的「選區」完全失去意義。另外,資訊網路也使國家的功能萎縮,國界劃分瓦解,因為國內生產越來越多移往海外,而政府沒有足夠的司法權來處理海外的問題。當然,如果政策決定皆由市場決定,則政策變成賄賂與賣官的產物,政府決策與司法將變成出賣給標價最高的人。在這政府機構、跨國公司,和國際傳播集團掌控了全球的資訊網路的時代,由於資訊的操作和管理、資訊的商品化,使選民能獲得的資訊在表面上愈來愈多,但要獲得真正不偏的資訊卻成問題。

然而台灣一般的教育程度很高,加上資訊科技發達,每一個網友都可以經由網際網路,針對公共事務發言,不必花太多錢,就能把意見傳播給廣大的讀者群,而形成「網路論壇」頻繁的討論和辯論,再進一步形成公共輿論的「網路民主」風氣。以此基礎來構思網路直接投票,以網路直接民主方式,取代「代議民主制」的立法院。

韓國在2000年選舉,有所謂「386世代」即30多歲,80年代進大學,60年代出生的人們為中心,組織「2000年總選舉市民連帶」,公布賄賂、腐敗、無能的政治家名單,展開其落選活動。這個「改變政治家」運動上網以後,傳遍全國,最後約有七成問題政治家落選。台灣要改革黑金與腐敗的政治,一方面需學韓國,由網友發動「黑金政治家」落選運動,另一方面由網友共同推舉「賢能而有良心的人」來參加政治。

如果民主制是以全體人民為主權者的話,在教育這麼普及而資訊這麼發達的台灣,台灣人民可以不要議員的「代議士」媒介,在立法、行政、司法的一切領域,透過網際網路,或經由創制‧複決的程序,直接參加政府決策,這才真正的達到民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