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臺大團隊研究成果Epstein-Barr病毒血清抗體標記與鼻咽癌相關性之16年追蹤研究

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簡吟曲,楊懷壹,陳建仁醫學院微生物學研究所:陳振陽,劉玫英,楊照雄耳鼻喉科:徐茂銘

國際排名第一之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29.5) 於2001年12月27日刊載本校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醫學院微生物學研究所及耳鼻喉科共同合作的Epstein-Barr病毒血清抗體標記與鼻咽癌相關性之長期追蹤研究成果。Epstein-Barr病毒(簡稱EB病毒)之兩種血清抗體標記,包括抗EB病毒外鞘抗原IgA抗體(IgA antibodies against EBV capsid antigen)及抗EB 病毒DNA 分解酵素抗體(antibodies against EBV DNase),被發現能夠預測鼻咽癌發生的風險,可以用來做為早期發現高危險群鼻咽癌的篩檢工具。此研究係在行政院衛生署研究經費補助下,於台灣六個鼻咽癌死亡率最高的鄉鎮,收案追蹤9,699名男性居民,經十六年追蹤而完成。此研究是全球至今最大規模且追蹤最長的鼻咽癌研究,本論文之第一作者現在是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的博士班研究生。

(應<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之要求,任何與本論文有關之新聞稿只能在美國東部時間12月26日下午五時,亦即台灣時間12月27日上午五時之後才能發表)

鼻咽癌的發生率有明顯的種族及地理差異,它在世界上多數種族並不常見,但卻是華人好發的癌症,在廣東、廣西及香港的發生率高達每十萬人年20例以上。從移民研究來看,移民至美國、新加坡及其他地區的華人,鼻咽癌的發生率仍顯著高於當地的其他族裔,顯示鼻咽癌是華人族群相當特有的癌症。根據衛生署民國86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鼻咽癌是男性癌症的第八位,女性癌症的第十三位。30歲至70歲年齡層的每十萬人年發生率,男性20例,女性7.5例。

鼻咽癌的發生是多重危險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曾被廣泛探討的致病因子包括EB病毒感染、易罹癌基因及化學致癌物暴露,其中以EB 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相關性最強,研究結果也較為一致。EB病毒是很常見的人類皰疹病毒,除了會和鼻咽癌有關而外,也和非洲盛行多伯奇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有關,以往研究結果的最大爭議,在於EB病毒究竟在鼻咽癌形成過程的那些階段扮演何種角色﹖以及特殊EB 病毒抗體標記的血清濃度是在癌症形成之前就昇高,抑或只是在腫瘤長大之後才昇高﹖由於以往的研究大多數是橫斷性研究,少數的貫縱研究則是追蹤時間較短,而新發生之鼻咽癌個案數偏少,因此無法針對上述爭議提供有利之證據。因此我們在台灣地區鼻咽癌高危險鄉鎮,展開以社區族群為基礎之世代追蹤研究,來探討EB 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發生之相關。

本研究收案期間為1984至1986年,個案選自台灣地區六個鼻咽癌死亡率最高的鄉鎮,包括宜蘭縣員山鄉,屏東縣竹田鄉、車城鄉,以及新竹縣的新埔鄉、關西鄉和橫山鄉。收案對象為當地30歲以上之男性居民,共收案9,699名,扣除收案時已罹患鼻咽癌之7名個案,及收案後一年內即診斷為鼻咽癌之4名個案,總共納入世代追蹤研究之個案為9,688名未曾罹患鼻咽癌既往史之健康男性居民。截至2000年9月31日,在平均16年追蹤期間,共計追蹤131,981人,新發生之鼻咽癌個案數為22名。

針對每名個案於納入研究當時所採集之血液樣本,測量兩種抗EB病毒抗體的血清濃度,亦即抗EB病毒外鞘抗原IgA抗體及抗EB 病毒DNA分解酵素抗體。我們有了深具突破性的發現:兩種抗EB病毒抗體皆為陰性的個案,發生鼻咽癌之危險性為每十萬人年11.2例;其中一種抗體呈現陽性者,危險性達每十萬人年45例;兩種抗EB病毒抗體皆為陽性的個案,危險性則高達每十萬人年370.9例;明顯高於兩種抗體皆為陰性的個案。在進一步調整年齡及鼻咽癌家族病史的可能干擾作用之後,相對於兩種抗EB病毒抗體皆為陰性的個案,其中一種抗EB病毒抗體為陽性者,發生鼻咽癌的相對危險性即增為4倍,兩種抗EB病毒抗體皆為陽性者,相對危險性更增高為32.8倍,皆達到統計顯著水準。我們也發現到隨著時間越長,發生鼻咽癌之危險性的差距也大。

相較於以往探討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發生之研究,本研究的重要突破,在於藉由長時間的世代追蹤研究及較為充分的鼻咽癌新病例數,提供一強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這兩種抗EB病毒血清抗體標記確實在鼻咽癌個案癌症發生的多年之前即可測得,顯示此兩種抗EB病毒血清抗體標記對於鼻咽癌的發生具有相當不錯的預測能力;其後再經過更進一步的成本效益評估後,這兩種抗EB病毒血清抗體標記可以作為鼻咽癌高危險地區群的鼻咽癌早期偵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