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學系2003年秋季公演《高砂館》深受各界矚目

戲劇學系2003年秋季公演於92年12月17日到21日,在台大古跡劇場(原台大舊總圖書館2F)舉行。深受各界矚目。戲劇系特別摘錄媒體各界報導內容以饗校訊讀者:

六十年來沈埋於歷史甬道的劇作,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台灣基隆港邊等待親人、摯愛返鄉的場景,台灣大學戲劇系2003年秋季公演選擇日治時期劇作家林摶秋代表作之一《高砂館》。在「本土化」普遍揚舉,閩南語人物、閩南語戲劇卻往往失之純真,大幅地以腥色、誇張手法呈現的當前戲劇舞台上,戲劇系選擇最樸素的寫實手法,應著舊總圖書館古蹟劇場淡薄老舊氣味,款款搬演。導演傅裕惠說,其實劇本更「樸素」,她還添了不少顏料、花草。在她添枝加葉下,原本60分鐘長的劇作已延長為80分鐘,讓觀眾可以更充裕地享受六十年前台灣劇場的感覺。

《高砂館》是日治時期劇作家、導演林摶秋創作劇本之一,一九二○年出生的林摶秋,十九歲到日本留學,是當時唯一受東京劇業肯定的臺灣戲劇創作者,他也是唯一能編能導的劇作家。他在一九四三年返台,與當時的臺灣文學界人士如呂赫若、張文環等友好,並且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並且導演《閹雞》、《高砂館》、《地熱》等劇,在臺北「永樂座」演出。雖然林摶秋返台後創作力仍旺盛,但之後他有多次劇本遭到禁演,林摶秋也逐漸退出舞臺。在塵封了六十年以後,由臺大戲劇系再度搬上舞臺。選擇《高砂館》重製,舞台場景以《高》劇殘留劇照為基礎,將原本較平面化的「高砂館」旅舍利用透視法拉長視焦,並與遠方的基隆海景貼近。傅裕惠說,舞台設計劉達倫要的是一個封閉的盒子意象,她所理解的劇本氛圍也是「壓抑的」,是大戰前夕人心惶惶、「期望與失落之間的情緒」。透過一位苦等情人的女子,來描述基隆口一座旅館內居民和旅客茫然困惑的生活面貌,藉由當年人民的孤苦壓抑與平凡無奈,來描繪臺灣人對生活所抱持的期待。……一九三七年冬天,二次世界大戰還未開打,中國和日本已經翻臉了。基隆港旁「高砂館」的小餐旅店裏,主人吳源還在等著前往滿州工作卻有五年無音訊的兒子木村;和吳源分租小吃店的阿富女兒也在等著與木村一同前往滿州的情人回來。一周後,木村回來了,阿富女兒仍沒有情人的影子,木村向她求親,希望帶她到滿州過日子……。為凸顯導演本身詮釋劇本的意念,呼應今天臺灣人的心情。除了臺灣本地人的描繪外,傅裕惠也加入當時要離開臺灣回大陸的戲班子演員角色,表達當年基隆港邊的高砂公園有很多即將離去的中國京劇班在新蓋好的新聲館演出的情景。

這齣戲當初以日語寫成以日語發音,此次為顧及演員及觀眾,這齣戲的語言處理則運用國、台語兼具,並有部分口白加入日語。由於全劇幾以台語發音,學生家長吳念真還被請來糾正全劇台語用法與發音,吳念真的兒子吳定謙則飾演劇中主人物之一吳源,與其它十位同學均「超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