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內科莊立民教授榮獲第二屆有庠科技講座-生技醫療類

醫學院內科莊立民教授在臨床醫學之長期深入之研究,榮獲第二屆有庠科技講座(生技醫療類)。在知識經濟時代中,醫療生技是智慧與科技密集之未來產業,莊教授除了在流行病學研究上建立了國人糖尿病的基本資料與研究之平台;更著力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於病因學、訊息傳遞、基因表現與基因重組蛋白質之研究,都有優秀之論文發表。

醫學院指出,莊教授1978年台大醫科畢業,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於1987年獲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由於表現優異,於1990-1992被推薦至美國哈佛醫學院及Joslin Diabetes Center研究。回國後即專注肥胖、胰島素阻抗性及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之研究。早期以觀察為主之臨床醫學與流行病學之研究,建立了國人糖尿病的基本資料與研究之平台。而自生物技術之進步,莊教授之研究也開始著重病因學之探討,舉凡第1型糖尿病與第2型糖尿病之基因研究,細胞內訊息傳遞之研究,基因表現與基因重組蛋白質之研究,都是針對國人,試圖解釋肥胖、糖尿病之發生機轉。

為了瞭解胰島素阻抗性和肥胖與糖尿病的關連,莊教授最先以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找出一些脂細胞分化表現有差異的基因,繼續研究並發現這些基因在肥胖、胰島素作用的功能。這方法最近才由DNA Chip/microarray之技術所取代。在莊教授找到之基因中,已經確知有PPARg, SORBS1, APM1等基因型之變異與國人肥胖、糖尿病、胰島素阻抗或是代謝症候群有關。

對於這些基因之研究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們對疾病致病機轉之瞭解,而另一方面可以找出治療之標的(Target),或是一些可做為治療療程之生物標誌(Biomarker),這些基因中,如PPAR基因,人們已經發展出一些促進劑並已上市做為治療糖尿病之藥物,而APM1基因,則一方面可做為治療之標的(目前尚未有藥物上市)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做為開發PPAR活化劑之生物標誌,例如利用測量血中Adiponectin (APM1基因產物)之濃度,可以縮短藥物開發之臨床前試驗期。最近莊教授以他之專業協助新藥開發之研究,目前與本校醫學院之藥物研究中心合作,從事糖尿病中草藥之篩選與新藥之開發,期能找出治療糖尿病之良方,嘉惠病患。

莊立民教授在本校醫學院暨內科服務,平常除了認真醫療事務與教學工作之外,更致力於各項新陳代謝領域的創新研究,尤其對於糖尿病、肥胖等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更有重要的研究發現,最近更有對全國兒童青少年之肥胖、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之研究發表在國際知名雜誌JAMA上,受到全世界肯定。他曾兩度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擔任國科會內分泌、新陳代謝、及腎臟學門召集人,研究成績斐然,著力醫學研究甚深。莊教授目前主持多項國家型基因體計畫與國科會一般型計畫,屢有優秀論文之發表,重要著作超過百篇,顯見他的研究成果豐富,受到肯定及期許,其中尤以致病標的基因之研究最為突出;在他的研究領域中,可以發現他常常以創新的研究方法,找出一些基因在肥胖、糖尿病、胰島素作用的功能。其中一個人類基因,SORBS1,是莊立民教授實驗室所選殖、定序、並由人類基因體機構(HUGO)之命名委員會同意定名之,此基因已證明與國人肥胖、糖尿病、和血壓之調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