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先生名譽博士學位頒授理由~李嗣涔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頒授孔德成先生名譽博士學位,本人謹代表全體師生向孔先生致上最高敬意,並說明頒授理由如下:

第一,孔先生學術視野開闊,研究方法創新。民國54年,孔先生指導本校中文、考古兩系師生,以實驗、復原的方法研究《儀禮》,撰成50萬字的「《儀禮》復原研究叢刊」,這是「科際整合」的典範。民國58年,孔先生又領導拍攝《儀禮‧士昏禮》黑白影片,其方法新穎、規模浩大、技術難度高,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現代電影科技來呈現西周貴族的婚禮。據悉,大陸為迎接2008年奧運,有意仿效拍攝影片,介紹中國「揖讓而升,下而飲」的競技精神,可見孔先生這項研究具有「歷久彌新」的學術價值與時代意義。

第二,孔先生為至聖先師孔子第77代嫡孫,弘揚儒家文化不遺餘力。民國73年4月,政府商請孔先生遠赴歐洲,說明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進步。此行共訪問荷、比、英、德、法、奧、西、義、梵9國12城市,專題講演13場,推動文化交流,會晤各國領袖,尤以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書房交換意見,堪稱東、西方文化領袖的高峰會。近鄰日、韓及東南亞各國亦曾多次邀請蒞臨講學或主持典禮,孔先生也都欣然就道不辭勞頓。總之,孔先生畢生致力於弘揚儒家文化,提倡道德陶冶,導正世界人心,其德望崇隆,動見觀瞻,而影響亦無遠弗屆,不僅促進國民外交,鞏固邦誼而已。

第三,孔先生肩負歷史傳承,象徵文化道統,除致力於弘揚儒家文化,更積極參與公眾事務,溯自抗戰時期出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於國家大政方針獻替良多,其後歷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國立故宮暨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等職,對保存歷史文物、推動民主憲政暨國家社會的現代化,都有卓越的貢獻。其立身以謙慎為本,以「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為宗旨,勤奮奉公,實事求是,尤以進退雍容,在關鍵時刻能持大體,最為國人所欽仰。

綜上所述,孔德成先生德望崇隆,學術創新,連續任教本校50年,在學術、文化、教育暨公眾服務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允稱立德、立功、立言的典範,爰依「國立臺灣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實施要點」之規定,頒授孔德成先生名譽博士學位。

孔德成先生簡歷

孔德成先生,字達生,山東省曲阜縣人。1920年2月23日誕生於衍聖公府,為孔子77代嫡孫,世襲衍聖公,現年85歲。榮膺美國耶魯大學榮譽研究員、韓國成均館大學名譽哲學博士、日本麗澤大學名譽文學博士。民國24年,國民政府廢除衍聖公名號,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奉祀官,曾任國民大會制憲代表、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大會代表、國立故宮暨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總統府資政、考試院院長,現為總統府資政。而自民國44年起,在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及人類學系擔任兼任教授,講授「三禮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銅器研究」等課程,迄今屆滿50周年,春風化雨,誨人不倦,培育英才,貢獻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