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人文講座:王德威老師感懷史詩時代抒情聲音的意義

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人文講座聆聽王德威老師感懷史詩時代抒情聲音的意義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於95年12月27、29日,與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共同邀請王德威院士(Wang, David Der-Wei)舉行二場人文講座;王院士專研晚清及現當代小說、比較文學理論、中西小說及敘事學等領域,為本校校友,歷任臺大外文系、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校教職,現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並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第25屆),此次返臺短暫停留,百忙中應邀蒞校演講,機會實屬難得。\

第一場講座於12月27日在文學院會議室舉行,現場座無虛席,王院士以「1905、1955、2005──百年中國文學的巨變與不變」為題,聚焦1905年、1955年、2005年三個歷史時刻,討論現代中國文學發展的曲折脈絡。1905年見證新舊文學互動以及「被壓抑的現代性」;1955年標誌革命啟蒙話語和國族主義的空前高峰和內爆。2005年的文學雖然持續反映後現代∕後殖民∕後社會主義的影響,但1905、1955年代的幽靈其實驅之不去。王院士表示,此次探討主題雖並列這三個年代,但無意暗示歷史因果律的必然,相反的,更企圖重探世紀以來中國文學複雜的軌跡;王院士認為,中國文學現代性不能以特定時期、公式、創作或閱讀群體來斷定;現代性的意義不在於內爍真理的呈現,而在於對歷史坐標的不斷定位。只有當我們折衝現代的多元時間面向,我們才能持續啟動,也化解「現代」迷樣的魅力。

第二場講座則於12月29日上午在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講題為「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在梅家玲教授與柯慶明教授的主持之下,王院士開啟了一場猶如雅典學院般莊嚴而愉悅的學術思辨。~)

江文也是出生於台灣的日本籍音樂家,曾於廈門學習中文教育,又於日本電機工程課業外,自力拜師學習聲樂,最後投身入作曲事業中。其文化及身分認同上有日本國族主義、台灣鄉土情懷、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激盪,而他的音樂與詩歌,也因此造成了一番壯闊的景象。面對這樣複雜的題材人物,原外文系出身,卻轉而研究東亞文學,繼而成為重要的華語文學評論家的王德威院士,其譜系之複雜似乎與江文也之間亦有共通之妙處。

王德威院士此次演講將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結合,放在「廣義的現代中國文學初期」的場景裡面,重新審視此一抒情傳統中最有力的、最精彩的部份,同時探問在一九四○年代到一九六○年代,當中國的政治歷史翻天覆地的時候,所有參與中國文化創造實踐工作者他們所面臨的藝術上以及文學上的選擇,並從更廣義的文學史、文化史的脈絡來重新看待江文也。在王德威教授有條不紊而獨具風采的講演之下,台下聽眾更對此一複雜而嚴肅的問題有所理解感懷,而聆聽感懷出史詩時代中如此獨特之抒情聲音的意義。

第二場演講將於近日放於臺大線上演講網隨選視訊中(http://speech.ntu.edu.tw/user/active.php),歡迎有興趣的校內外朋友點選瀏覽。(第一場演講撰稿人:中文系林倉盟助教;第二場演講撰稿人:中文四左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