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獲選2008 ISSCC,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七篇論文居全球學術界之冠李嗣涔校長頒贈聯發科技與台積電貢獻感謝獎

國際固態線路研討會(ISSCC,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將於2008年2月3-7日於美國加州舊金山舉行,並於2007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日本、臺灣、韓國、中國大陸等地分別舉行各區域研討會。根據統計,臺灣大學在全球工業界與學術單位中排名第6,並於2005年開始至今,已連續四年蟬聯學術界第一名,今年獲選七篇論文,仍居全球學術界之冠。

11月28日ISSCC在台北主辦之「ISSCC 2008 記者會」及「ISSCC 2008 Banquet and NTU ISSCC Paper Contribution Appreciation」研討會中,李嗣涔校長特別頒贈聯發科技與台積電「對臺灣大學ISSCC論文貢獻感謝頒獎儀式」。李校長強調,本校傑出表現除師生努力之外,台灣半導體產業界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沒,包括聯發科技贊助成立「臺大-聯發無線通信實驗室」,過去五年贊助約一億元經費,並且提供論文獲選學生獎學金;另外台積電與柏克萊、史丹佛及臺大合作「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提供先進的九十奈米製程。

李校長在會中對媒體表示,臺大獲得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補助,希望未來建立十至十五個世界一流的學術領域,如今在ISSCC的傑出表現,已達世界一流水準,領先國際。

國際半導體重要組織自1953年起,主辦每年一屆ISSCC國際固態線路研討會,為全球先進固態電路領域研發趨勢的重要指標,也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ISSCC 2008以“System Integration for Life and Style”為論述主軸,主要在探討半導體技術在奈米領域持續進步,從訊號處理、資料儲存、到微耗電與無線移動通訊,相關電子系統的應用不斷增加,整合能力的進步造就許多嶄新系統的研發,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在醫學、生技方面有低耗能感應器與無線科技的應用,電腦亦結合了娛樂、影音與計算的功能;行動電話則是一個不斷成長的科技應用平台,從即時新聞、金融、監測到多媒體娛樂,豐富了人類生活及未來願景。包括了單晶片計算能力的增加與低耗電產品的廣泛應用,進步的關鍵是在這些領域整合技術的提升,各階段的技術整合使得更強大完善產品的問世變得可能。對人類生活而言,奈米技術有無限的發展機會,然而目前技術上仍有許多難題尚待挑戰,例如提升數位電路的計算複雜度、利用低電壓實現高規格的類比電路與整合射頻各界面電路等,有鑑於此,投稿者需要展現整合線路的潛力,朝研發嶄新系統努力,並期望能對人類生活型態的進化有所貢獻。

11月28日ISSCC 2008 記者會特別邀請ISSCC Executive Chair Timothy Tredwell親臨主持,ISSCC Press/Awards Chair Kenneth Smith、ISSCC Director of Publications Laura Fujino、ISSCC ITPC Chair Yoshi Hagihara、ISSCC Far East TPC Chair Jinyong Chung以及數位Far East TPC委員蒞臨,包括鈺創盧董事長超群亦應邀與會致詞,內容涵蓋ISSCC 2008的背景與意義說明、此研討會獲選論文與議程重點,以及就產業與技術趨勢探討此如何增強台灣與亞洲數位消費技術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