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中心出版品榮獲本校96年度學術專書出版獎勵

本校研究發展處獎勵學術專書出版之得獎名單已公布。出版中心有三部學術出版品榮獲 此次傑出專書與優良專書之獎勵,恭喜獲獎之教師,期望未來有更多教師的著作能透過出版中心出版優良的學術出版品。

榮獲傑出專書:黃俊傑教授(歷史系)之著作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出版中心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v.59。

本書第一章從中日儒學史脈絡論中日儒者基本上認為「經典」內容包含三面向。第二章探討中國儒家經典中若干重要概念,傳至日本後都不同程度上經歷某種「脈絡性的轉換」,以適應日本的文化風土,這是日本的儒學「實學」取向。第三章指出孔孟政治思想對德川日本政治體制,具有潛在的威脅,所以德川儒者以「先王之道」解孔子的「道」,企圖拆除孔子政治思想中可能引爆的雷管,使《論語》更融入德川政治與社會中。第四章分析伊藤仁齋對《論語》所進行的護教學的解讀,第五章討論荻生徂徠的政治論述解讀,各代表德川時代日本《論語》詮釋學的典型。第六、七、八章分別討論日本儒者對《論語》重要篇章的解釋,很具體地傾向在於「實學」的思想進路。

榮獲優良專書有二:

1. 謝明良教授(藝術史所)之著作《六朝陶瓷論集》

本書乃謝明良教授多年研究六朝陶瓷的學術論文專著,研究方法採取分區研究,可將陶瓷史所呈現的現象有效地結合到歷史學的領域之中,並進一步地提供理解六朝時期不同地區歷史文化現象的線索。多數研究者以浙江省越窯系青瓷來概括整個六朝南方青瓷,然而越窯研究日益精進,現今各省份或地區六朝墓出土的陶瓷也漸受矚目,包括造型、裝飾特徵,以及於墓葬中的組合情形或作品本身材質、製作工藝等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為了全面理解六朝陶瓷的發展軌跡,分區研究是必要的基礎工作。

本論集分三篇,第一篇是嘗試以分區討論的方式考察江蘇、江西、福建等地區六朝墓出土陶瓷及其有關問題。第二篇則是針對六朝陶瓷中之佛像、褐斑等具有鮮明特徵的裝飾題材,以及於壺罐上裝飾雞頭的所謂雞頭壺進行探討。第三篇分別討論與東方民族生活息息相關的十二支獸形態在中國的變遷過程,以及著名的古典文獻《顏氏家訓》一書所記載的若干葬儀用物,並嘗試從階級的角度來觀察六朝墓葬出土器物。

六朝陶瓷史研究不僅是理解六朝時期歷史文化的重要輔助資料,也是理解東漢以來陶瓷發展變遷以及隋唐陶瓷淵源等重要課題之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料,具有承先啟後的重大意義。

2.蘇以文教授(語言所)之著作《隱喻與認知》

本書為蘇教授所開設通識課程之教科書。長期以來,隱喻只被認為是一種譬喻法,一種文學上的修辭用法,然而這樣的想法,在仔細觀察生活週遭的語言使用後,很快就會被推翻了。隱喻其實不只是為潤飾而存在,它大量的存在於人類言談及思想中,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其實反映了人類如何了解自己的語言與經驗。

隱喻是人類概念系統的一部份,我們許多的思考方式,我們所經驗的事物都是隱喻的某一種表徵;我們思考以及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其實在某個層面上受到了限制,只是我們往往無所覺。本課程以日常生活的語言現象為基礎,藉由探索「隱喻」的本質與應用,帶領讀者一探人類思維模式的靈活運用,探索思想認知之奧秘,以及文化對人類思維模式的影響。

本計畫擬由日常生活的語言現象為基礎,逐步帶領讀者進入人類思維模式及認知科學的世界,並以跨學科思考的方式研討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and Johnson,本書的出版為認知語言學研究奠定了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