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3月25日舉行院長交接儀式

本校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交接儀式於3月25日下午二時假國家發展研究所三樓會議室舉行。李校長親臨出席監交印信,校內主管包括蔣丙煌教務長、文學院葉國良院長、法律學院蔡明誠院長、生命科學院羅竹芳院長、胡哲明副國際長,以及該院學術諮詢委員、指導委員和計畫總主持人皆出席與會。捐贈單位國際電化公司涂宗典總經理亦代洪敏弘董事長出席,表示祝賀之意。

李校長在致詞中表示,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是國內各大學的首創,歷經從無到有的挑戰,由校方指派包副校長兼任院長,結合校內的行政單位,以充分的資源,架構出高研院良好的基礎。在包副校長推動之下,高研院的學術活動成果豐碩,讓國科會及教育部深切注意到人文社會領域的重要性,進而鼓勵各校朝向設置人文社會中心的目標邁進。在包副校長完成階段性行政任務之後,希冀在持續的校內行政資源及外部資源等支持下,由人文社會領域的學者們來領導高研院的發展,故敦聘本校歷史學系特聘教授、現任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傑教授接任高研院院長。李校長也提及,關於高研院院區的設置,待法律學院、社會科學院順利遷院以後,將保留徐州路校區給高研院以及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的研究單位,相信在美好的環境裡輔以充分的經費支持,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推展,將有所助益。

甫卸任高研院院長一職,包副校長以感謝的心回應,在李校長主政期間,本校的人文社會領域獲得了很大的重視,並相信在學識豐厚的黃俊傑教授接任後,可望讓高研院朝向學術卓越的方向更進一步。同時祝福高研院前程遠大,未來能將成為臺大建制內的單位,永續經營。黃俊傑院長則感佩在過去近2年的時間裡,在包院長與林建甫副院長、葉德蘭副院長、幾位計畫總主持人及院辦公室同仁共同的努力下,已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建立了穩健的infra-structure,亦為四大計畫建立了極有效率的行政平台。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高研院未來的研究工作一定可以承先啟後、順利展開。

黃俊傑院長指出,進入21世紀,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新動向正隱然形成之中。這股新動向主要是由於「全球化」潮流與亞洲的崛起這兩大力量的相激相盪所造成。亞洲的崛起是21世紀全球化時代可以預期的新趨勢。在亞洲地區勇猛向前之際,迫切需要鑑往知來,從 亞洲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之中,汲取新時代的智慧。因此臺灣自2000年開始所推動的兩梯次卓越研究計畫,都是以廣義的東亞文化範圍為研究領域,如「東亞儒學」、「東亞民主」、「華人心理學」等計畫,加上高研院所屬創始計畫的「東亞法治之形成」與「全球化研究總計畫」以及楊國樞院士正在推動中的「華人的人觀與我觀:跨學科與跨文化研究」計畫等,均在不同領域與程度上說明了21世紀人文社會學術研究的新取向。這種新的研究取向必然具有跨文化的、跨國界的、跨學科的、多語言的多重視野。這種學術社群必然是眾聲喧嘩的學術社群。期望以信心和愛心,互勵共勉經由高研院的努力,促使臺大成為21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新重鎮,相關研究成果「堂堂溪水出前村」!

典禮當中,亦邀請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備受推崇的楊國樞院士致詞 ,楊院士提到,以往人文學者習慣一個人在書房裡振筆疾書,較不習慣團隊合作,這種單打獨鬥的現象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實施之後,有了改變,他親眼看到很好的學者,加入研究團隊,甚至與外校的人文學者共同合作。同時臺大也展現很好的氣度,讓其他學校的學者納入本校研究計畫的團隊,共同促進台灣人文學科人才的培育與發展。這是非常令人感佩的。期許高研院未來在黃院長的推動下,能有很好的發展、持續為台灣的人文及社會科學做出貢獻。

在典禮的尾聲,正於高研院駐點研究之訪問學者-德國紐倫堡大學中東遠東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及漢學系系主任Michael Lackner(朗宓榭)有感而發地表示,其實不只在台灣,在全球的許多國家,人文及社會科學皆處境艱辛,許多人都衷心地企盼學術界的資源分配能有所改善,且對於人文及社會科學能予應有的尊重。朗宓榭教授幽默地說,或許是由於人文及社會科學不需要很大的花費而且學者們都相當謙遜,所以容易被忽略。他誠懇地盼望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發展能為相關領域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此次交接典禮就在出席來賓的祝福中順利結束,高研院同仁皆非常感謝當日校內外許多貴賓的出席,也將以更大的努力秉持「以研究計畫為基礎」的原則,扮演觸媒的角色,讓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成為人文學、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之間交流的重要平台,引領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於高等研究的寬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