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頂尖大學系列報導(78)-邁頂計畫執行三年臺大工學院的轉變To be one of the world’s premier engineering schools

搭乘高鐵大家可能都對那幾幅「高鐵前/高鐵後」的圖片印象深刻,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執行迄今已經三年多,許多人一定也很想瞭解邁頂計畫執行前(「邁頂前」)與邁頂計畫開始執行後(「邁頂後」)臺大有什麼轉變?本期臺大校訊以「邁頂前/邁頂後」工學院在各項發展指標的成果比較,說明邁頂計畫對於研究、教學、產學合作及國際交流的提升功效,也具體驗證邁頂計畫的推動意義。

  臺大工學院的願景(Vision)是「成為世界一流的工學院」(To be one of the world’s premier engineering schools),然而長久以來受到經費的限制,許多發展上的弱點與威脅很難得到大幅度的改善,2006年起經由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支持,有了很好的機會可以突破各種發展的瓶頸,以實現「世界一流工學院」的夢想,經過這三年來師生的共同努力,各項成果與邁頂計畫實施前相較,呈現非常明顯的對比。

  在研究方面,圖1顯示工學院的SCI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在邁頂計畫執行前三年(邁頂前)平均值是545篇,邁頂計畫開始後三年(邁頂後),則快速提升到776篇,其中2008年更大舉跳躍至923篇,相當於每位教師發表論文數高達3.62篇,此一統計結果使工學院在面對「邁頂計畫五年論文成果加倍」的挑戰,增添許多鼓舞與信心;除了論文數量增加,工學院近三年的論文被引用數及平均影響指數亦有提升。

  教學方面,工學院過去雖然在教學評鑑、優良教師選拔以及工程教育認證的投入均不遺餘力,但是由於教學環境及硬體設施很難進行全面更新,影響上課品質;邁頂計畫實施三年來,工學院已經針對國際演講廳、大型階梯教室、電腦教室以及一般教室作了徹底的改善,獲得師生甚至家長很好的迴響,圖2是工學院兩間大型階梯教室經過全面整修後煥然一新,來自溪頭實驗林的原木桌椅及牆壁,搭配明亮的燈光、潔淨的地板、清爽的空調與全新的教學設備;如果在臺大上課能夠有在溪頭度假的感覺,邁頂計畫已經發揮了教學改善的功能。

   產學合作可落實工學院教師的創新研發成果,協助國內產業升級,同時藉著良好的產學互動關係,訓練學生實作能力與產品市場概念,並增加未來就業機會,是工學院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工學院過去除了鼓勵專利與技術移轉,更積極爭取業界及政府機構的產學合作,圖3顯示工學院邁頂前三年建教合作計畫平均經費大約7億元,邁頂計畫執行這三年雖然面臨金融風暴所引發經濟蕭條及產業經營艱困,平均經費仍成長至近10億元。

   因應學術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工學院在邁頂計畫執行三年期間,針對院內全部館舍裝設中英文雙語門牌,全英語授課每年約100門,更積極推動跨國雙學位,鼓勵教師及學生出席或舉辦國際會議,並陸續與韓國首爾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伊利諾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南卡羅來納大學、德拉瓦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之工學院簽訂交換學生或雙聯學位協定。圖4比較邁頂前後三年,工學院合計就讀學位與交換國際生的平均人數增加超過3倍,其成長曲線由匍匐前進轉變為快速起飛,是邁頂計畫所帶來的另一個奇蹟。

  邁頂計畫執行三年,工學院在各方面已有顯著進步,未來除了要維持既有的成長趨勢,更必須突破後續成長的極限,面對此一挑戰,工學院已擬定「十項發展計畫」,作為未來五年的努力目標:1. 完成工綜新館興建,2. 同步提升研究論文的質與量,3. 建立至少兩個國際級研究領域,4. 大學招生第二類組臺大工學院五學系平均排名進入十名內,5. 建構優質學習環境與完善教學設施,6. 確保高品質教學成效,7. 持續擴展國際學術交流業務,8. 積極推動國際交換學生及跨國雙學位協議,9. 落實創新技術成果加強產學合作,10. 加強學生工程法律、工程倫理及人文社會科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