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網址是.edu,不是.com! 教育工作的意義感比薪資更重要 黃俊傑

一、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剛剛落幕,傳來政府將推動大學教授的彈性薪資制度,頗令各方人士振奮。眾所皆知台灣的大學教授的薪資僅及香港的四分之一,也僅及日本與韓國大學教師薪資三分之一,甚至地趕不上大陸若干領域的大學教師薪資。政府調高國內部份大學教授的薪資之後,當可留住高級人才為國所用,化解朱敬一院士所指陳的台灣「科技人才斷層的危機」。

但是,各方人士關於這個問題的意見,絕大多數均集中在教授個人薪資問題,而忽略尚有比薪資更重要的事,這就是:政府及各大學校長應致力於創造教育工作的意義感,為學生創造生命的幸福感!

二、最近十餘年來,世界高等教育的競爭日益激烈,高級人才的競爭日益白熱化。亞洲各國均以特別預算投入高等教育,例如日本政府推動經費龐大的COE計畫、韓國政府執行BK21計畫、中國大陸也有「211工程」,並重點投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在上述國際高等教育競爭的壓力之下,我國教育部所推動以邁向「全球百大」為目標的「邁向一流大學計畫」,以及最近研議中的「教授彈性薪資」制度,可說是在國際競爭的嚴峻形勢中不得不然的政策。

但是,在推動上述政策之前,必須嚴肅思考所謂「一流大學」的定義。現階段我國教育部推動「邁頂計畫」所提出的所謂「一流大學」的考評指標,潛藏著三項特徵:(1)完全以定量指標為準,忽視定性指標;(2)強調科技發展重於人文社會之研究與教學;(3)重視大學的研究功能遠過於教學功能。因為教育部考評指標潛藏著以上三大傾向,所以這些指標雖然具有可比較性與可操作性,但是如果徹底執行落實,則就「邁向一流大學」之目標而言,不僅如孟子所說「緣木求魚」,而且「後必有災」,因為在教育部所訂的指標之強力規範之下,大學教師終不能免於淪為SCI或SSCI或A&HCI論文的生產機器,而大學的社會功能也將窄化為資本主義社會既得利益階級後備部隊的培養工廠,而大學在經濟功能上也將被轉化為高科技產業的研發工廠,使大學成為「有體無魂」的行屍走肉!在教育部考評指標引導之下,獲得特別預算的大學在學校治理上,許多早已存在多年的現象更加快發展:(1)大學治理重機制而輕氛圍;(2)大學治理重視「可操作性」而忽視「不可操作性」。流弊所及,使大學逐漸成為一個大公司,而不再是教育機構!

更具體的說,理想中的「一流大學」的內涵應包括以下三項:第一,一流大學應致力於知識的創新;第二,一流大學應參與學生生命的成長;第三,一流大學師生對於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不公不義應有批判的能力與節操。

三、更進一步來說,興辦大學的最終目的不應該是為了進入「全球百大」,更不是為了配合產業界的需求,而是為了大學師生生命的成長與道德的幸福感的提昇,從而使大學成為「意義感」的創造者!現代的大學是「燒錢的機器」,經費普遍不足,曾任東京大學校長的有馬朗人甚至出版一本書:《大學貧乏物語》,感嘆東京大學經費之貧乏,但是,除了經費不足之外,現代大學最大的問題在於「精神資源的貧困」,師生在現代大學中很難獲得生命的充實感,教研工作也難以獲得意義感。

必須使大學成為「意義感」與「幸福感」的創造者,我們才能避免現代大學教育的悲劇,例如頂尖大學培育的藥學博士以專業知識生產毒品,研究生殺人後以專業知識製造「王水」毀屍滅跡,而海峽兩岸頂尖大學學生每年常見自殺的個案。這類悲劇都告訴我們:現代大學已背離了大學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在追求知識的數量化、標準化與商品化的道路上,現代大學已出賣了大學的靈魂!

四、總而言之,現代大學在致力於知識的創新與傳播的同時,常常無力承擔或甚至放棄協助學生生命成長的教育責任。在現代大學的教研活動中,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主要的學習內容是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各種知識,很少觸及「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等內省性的課題。因此,現代大學的教學活動中「外馳」遠大於「內省」,學生的價值意識多半處於沉睡的狀態。

針對上述問題,除了改善大學教授的薪資結構之外,教育部與大學校長還必須深思並努力於在大學校園中創造教研工作的意義感,使大學師生悠遊於大學之中而獲得生命的提昇與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