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氣候變遷會議 臺灣不缺席

(記者/吳佳穎)

今(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Parties 21, COP 21)在巴黎舉行,會議時間從11/30到12/11。延續去年COP 20秘魯利馬會議的決議,預計將簽訂新的氣候協定,取代京都議定書,因而被認為是一場關鍵的全球氣候會議。臺灣因未具會員資格,只能以「民間觀察員」身份參加。其中臺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森林系副教授邱祈榮、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以及臺灣青年氣候聯盟(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TWYCC)7名青年代表,都將同赴巴黎參與這場會議。

這次會議以「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取代京都議定書;意即關注氣候變遷的做法,從由上而下的強制減碳,轉而要求各國自行提出INDC。林子倫說,這顯示近年來關於氣候議題的討論,逐漸從過去的減量思維轉向調適。

臺灣雖非會員國,但也在今年9月提出INDC,「預計在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現況發展趨勢(Business as usual, BAU)減量50%;相當於2005年排放水準再減20%。」

●從減碳到產業轉型●

全球共同研議氣候變遷,已是近二十年的重要國際議題。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強制規定簽約國的減量目標,基本上是「減量公約」。近年來,國際氣候議題核心思維,已從減量逐漸轉向「調適」,重視如何減少極端氣候帶來的各種衝擊。目前的看法是,極端氣候已然成形,即便人類從現在起努力減碳,也不會有立即的效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並不會馬上消失。因此除了減量,「調適」也是人類面對氣候變遷的關鍵。

林子倫說明,也因此國際對於氣候公約的討論,自2005年起有很大的轉向。英國從2003年開始,即提出「邁向低碳社會」的想法,將氣候議題的討論層次,從純然減碳轉向社會、經濟產業的轉型。COP會議亦於2007年首次提出「國家適當減量行動(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訴求,並正式納入2009年哥本哈根協議中。而這次COP 21會議已改為INDC,核心概念仍是將減量目標的決定權,回歸到各國手上;並要求各國提出INDC時,必須同時考慮國家整體產業的走向。

徐光蓉則強調,氣候議題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人類存亡」的關鍵。目前臺灣在面對氣候議題,卻是以美國是否簽訂協約做為產業轉型的壓力來源。徐光蓉認為,臺灣從1997年開始,每年積極參加COP會議,起步很早,但每次回來後,卻只是紙上談兵,從未積極規劃產業轉型。

相較之下,美國雖然最後撤簽京都議定書,但美國國內早就開始發展相關產業。徐光蓉認為,臺灣一直未能提供足夠誘因及良好的投資環境,以鼓勵臺灣企業發展綠能。她舉例說,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太陽能面板都是由臺灣製造出口,但臺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含水力)卻不到3%;顯示臺灣對產業的思考還停留在製造業層次,未能積極思考產業轉型。邱祈榮則認為臺灣政府應做好資訊揭露,確實盤點各產業的年度排碳量,以施壓要求產業減碳;此外,透過「綠能標章」揭露各產品的耗電量,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優先選擇較省電的產品。讓民眾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不再只能「隨手關燈救地球」。

●公民聲音不缺席●

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約定時程逐漸逼近,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COP 15)試圖簽訂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協議,卻因「密室協商」失去信任基礎,最後國際間的談判破局。以致2010年的COP會議致力於弭平各國間的不信任感。

直到2011年才重新開啟新一波談判,當時就確立由下而上的方式,也提供公民參與的機會。林子倫認為,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不只是國家層次,還要回到公民,「公民的觀點在這裡是關鍵」。

今年6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丹麥科技委員會與法國政府合辦全球「2015世界能源與氣候公民高峰會」,臺灣場是由林子倫與臺大風險中心主辦北中南三場活動,全台約300人參加這次會議,合計全球有上萬人參與其中。這次公民審議結果,將作成報告書在COP 21會議上發表,提醒各國政府在決策時,不要忘了公民的聲音。

這次高峰會的結果,雖然只是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公民報告書。但林子倫認為,透過公民集結的力量,或許可以對全球氣候談判增加一些動能,並強化會議的正當性;回到國家層面,公民參與也能對各國政府產生壓力或影響力。此外,對於無法以會員國身份參與談判的臺灣而言,這也是很好的發聲管道,讓世界聽到臺灣公民的聲音。

●COP 21氣候協定 成局機率高●

對COP 21會議結果,林子倫採「審慎樂觀」的態度。他談到,以INDC提交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0個締約方提交,其中包含中、美前兩大碳排放國。「這次成局的機率是很高的,」林子倫補充。

依照各國簽署國際公約的慣例,在會議上簽約後,還必須經過各國國會同意,才能正式生效。如果附加過多法律效力,使得簽約國回國後國會拒簽,將會重演2001年美國總統小布希撤簽京都議定書的情況。因此如何維持一定的法律效力,同時又能避開各國的國會認可程序,是目前會議的努力方向。

林子倫也肯定臺灣雖非會員國,仍願意提交INDC,不過內容還有改進空間。他認為,INDC指的是國家未來發展路徑,不只是二氧化碳減量曲線;目前環保署提出來的INDC缺乏臺灣未來發展的想像。林子倫建議政府在制定INDC時,應納入更多社會意見,並提供社會對話管道。

●青年主動參與●

氣候變遷不僅是環境問題,也牽涉到世代正義。「每個世代都有自己想爭取的權利,上個世代是言論自由,這個世代我們想爭取氣候變遷下的環境主導權,」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黃靖原這麼說。今年TWYCC會有7名青年代表,組團前往巴黎COP 21會議現場,並串連亞洲、非洲青年共同發表聲明,呼籲世界各國重視亞、非氣候問題。

「我們希望在氣候議題上,青年能更有主動性,主動決定下一代的未來。」青年代表團員李冠億說到。

青年代表團員蕭任筌談及此行任務,除了須回報談判進度、與臺灣進行視訊聯絡外,他也希望能把握機會與各國青年交流,並觀察會場內國外企業在綠能、減碳上的創新商業模式,以提供臺灣企業作為轉型參考。

今年30歲的張育誠則是青年代表團中,最年長的團員,他曾在科技業工作一段時間,平時就非常關心社會議題。他覺得,自己不能只是待在科技業安逸的環境裡,於是辭職到英國攻讀國際關係學位。張育誠認為,跨國性的氣候變遷問題是各國合作的契機,也是促進臺灣與國際接軌的機會。

他說,希望這次出國,能以青年的力量,讓臺灣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