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與支持 協助傷者復原

(記者/王怡蓁)

八仙塵爆當晚,熊熊火勢與惶恐混亂的畫面,透過媒體傳送到各家各戶。看到這些畫面,相關醫護人員馬上開始準備醫療措施;陽光基金會也動員民間力量整合資源;還有許多焦急的家屬,徹夜尋找家人。

不少家屬都提到第一時間找不到受傷家人的狀況。家屬接獲消息後,便不斷打電話到各大醫院詢問。傷患林誼的哥哥林緯和家人,立刻從南部搭車北上,直到凌晨才找到她。事發頭幾天,家屬、醫院、政府和民間團體,一片混亂。

傷患數量多達46名的林口長庚醫院,人數比最多傷患的三軍總醫院少一些。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宏彰說,長庚作為臺灣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同時也是最大的燒燙傷中心,醫護人員很迅速地動員起來,當晚紛紛自動回到醫院待命。

爆炸發生沒多久,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便接獲民眾通知,並於半小時內抵達現場,調度指揮官進行救援。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表示,當時全臺共動員了144輛救護車輸送499名傷患,並於午夜12點前將所有傷患送醫完畢。如果有家屬找不到傷者,是因為受傷程度相對較輕,所以等待送醫時間較長,屬輕重緩急之分,並非外界所說的延誤就醫。

針對長時間的後送過程,陳宏彰表示,此次傷患等待3-4小時會引起的擔憂,是等待過程中可能因泡水而失溫,還有因燒傷而導致體內缺乏水份。

陳宏彰認為院方在治療方面還算順利,較困難的是病床調度以及開刀安排。他說病床調整必須把原有病人移到其他地方,空出外科病床給塵爆傷患,他比喻好像乾坤大挪移。談到清創手術與後續植皮過程,他鉅細靡遺地說明,第一個禮拜都在進行清創手術,第二週開始植皮,手術次數因人而異。他繼續說明傷患狀況,三度灼傷的患者占了八成,多數患者也都必須插管,住在加護病房,他說頭兩週都是早上六點到醫院,直到晚上十一點才離開。

●醫護人員全體動員 忙得不可開交●

臺大醫院復健部醫師林昀毅也表示,他醫治重度燒燙傷患者的機會少之又少,一年傷者數量連五隻手指都數的出;但八仙塵爆陸續送進三十多名傷患到臺大醫院,且半數以上都是重度燒傷。事發後兩天,臺大醫院復健部迅速成立專責燒燙傷復健小組,召集各部門復健治療師協助傷患治療。林昀毅說,光第一天就弄到清晨四點多才離開醫院,每個治療師一天可能要額外協助高達8-10名傷患復健,負擔沉重。

林昀毅指著電腦上的照片,那是七月十四號,第一名臺大收治的八仙傷患走出臺大醫院門口。他笑著說,每一個從臺大出院的病人,都是透過不斷復健,直到可以自己走出醫院大門回家。「我和復健團隊一定會陪他們走過漫長復健之路,讓他們能順利出院回家。」林昀毅在臺大八仙燒傷患者的家屬座談上講出這句話。

林昀毅提到,傷患出院後,除了回診時間外,大多會選擇到陽光基金會繼續復健。由於復健門診一週只有一到兩次,但情況嚴重的傷患必須每天復健,避免傷口攣縮。陳宏彰也表示由於各傷患燒傷程度不同,醫院門診的確無法提供同一傷患每天復健。由於醫療資源的有限,陽光基金會可以補足醫院無法做到的部分。另外則是同儕的陪伴,林昀毅說,在陽光基金會有許多同樣狀況的傷友,彼此可以給予加油打氣,也不必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

陽光基金會成員林韻茹,目前是新北陽光重建中心與臺北民生重建中心主任,也是一名職能治療師,她時常在兩個中心奔波。八仙塵爆發生後,陽光基金會緊急動員,增聘了八十多名員工投入服務,同時也號召了曾在陽光服務過的老員工回來支援,她也是受徵召的一員。

林韻茹提到,過去幾個月,基金會每個人都是沒日沒夜地忙碌著,光是傷患家屬的詢問或捐款電話就接不完;提供傷患住宿的陽光家園,員工更是疲累,光幫一個傷患洗澡就要花三小時以上的時間。從拆紗布到換壓力衣,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也有人因無法負荷工作的沉重而離開。

●家屬盼政府資訊應更公開● 林韻茹提到,陽光可以迅速動員,政府也給予非常多的幫助。平常讓傷患復健的民生重建中心與新北陽光重建中心,都是政府無償提供場地,才能迅速提供給大量出院後的傷患進行復健。

來自民間的捐款更讓林韻茹感動。她提到民生重建中心開幕記者會當天,有已捐款的企業直接問她:「我還可以幫忙什麼?」更有企業願意主動提供傷患工作機會。她說,臺灣民眾都十分願意提供協助。

事發初期,社會大眾對傷患抱著極大同情,大肆撻伐主辦單位。然而,當健保要負擔傷患醫療費用的消息一出,輿論出現轉向。傷患王詩瑜還提到:「有人說我們自己愛玩,才會受傷。」

林韻茹完全不認同這種說法。她認為年輕人只是去參與活動,這次事件凸顯了公共安全的問題。主辦單位須謹慎考量活動的安全維護,發生意外時如何疏散大量受傷群眾、救護車的動線以及現場消防設備的配置才是重點,而非指責傷患。

林緯是傷患林誼的哥哥,他也參與組織家屬自救會。他認為,主辦單位態度差勁,新北市政府提出的服務像是口號,他說至今沒有專案管理中心人員跟家屬聯絡。而政府請各醫院家屬推派代表參與會議,資訊再由這些家屬代表傳遞給其他人,林緯對此表示,家屬間的資訊不對稱,許多資訊必須靠家屬自己查詢,甚至要自己找律師幫忙。對於健保代墊醫療費用此事,他認為傷患並不是花公眾的健保費,而是來自民眾的善心捐款,但政府對善款卻沒有詳細的分配和說明。而且,針對善款部分,有人會直接問傷者:「你受傷拿到多少錢?」讓當事人心裡又受傷一次。

●燒燙傷中心提供長期追蹤服務●

據了解,行政院成立的627燒燙傷專案管理中心由社工組成,「一人一案」服務是指每個病患會由一名專屬社工人員服務。因此造成不少家屬誤解,認為只有社工與他們聯繫,不代表專管中心。同時,專管中心的確有提供資訊,但沒教民眾如何諮詢,像是法律部分,許多家屬仍不知道可以提出訴訟。

林昀毅則有不同看法。這四個月來,林昀毅除了第一線醫療工作,還參與了新北市政府與衛福部的諮詢。就他的實際觀察,這段期間,大部份負責處理此事的市府人員都盡心盡力,或許因為時間倉促難以盡善盡美,這些人的努力也不可抹滅。

根據行政院627專管中心的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有453名傷患出院,中心已與所有出院傷者聯繫。專管中心人員在電話中表示,還在住院的32名傷患則由醫院社工負責,以免造成雙重聯繫,讓家屬感到混亂。因此,住院中的傷患及家屬自然不會接獲專管中心的追蹤。中心的主要服務包括重建、復健、就養、就學、就業等項目,即針對個案出院後的長期追蹤照顧。但像是法律等服務並不在服務範圍內。

林韻茹分享過去復健經驗與此次事件的不同,這次傷患多是大專院校年紀的年輕人。她認為年輕人較有活力,復健期間雖然漫長且痛苦,但有其他傷者陪伴,可以苦中作樂。她也提醒,傷患的心理狀態,必須謹慎看待。

簡苑玲母親樂觀地說:「事情都發生了,就要面對它。」她更在病房裡對女兒說:「妳得品嘗疼痛,才有故事可以分享。」母女間的對話無意間透過擴音麥克風傳到加護病房外,護理人員邊打資料,邊流著眼淚。母親話還沒說完,簡苑玲看著她說:「妳真的很有智慧,生命的智慧都在妳臉上展現啦!」調侃完,母女都笑出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