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捐血意願降低 同志捐血禁令缺乏醫學證據

(記者/陳鷖人)

位於新生南路的臺大號捐血車,因應市政府「新生南路林蔭大道工程」,將在近期遷到大安森林公園。財團法人臺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處長黎蕾覺得相當可惜,她認為許多學校附近都有捐血車,臺大是臺灣第一學府,在臺大設置捐血站應該可以帶動捐血人潮。

臺大號捐血站在臺北市各捐血站的捐血量中,排名高居第二,每年有922萬c.c的捐血量,是臺北地區重要的供血來源。黎蕾說,像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校園內就有設置捐血車,捐血中心曾和臺大校方協商將捐血車移到校內,最後雙方並未達成共識。

●捐血車停放位置受爭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盧詩淳表示,捐血車停在慢車道上實已違法,工程之後新生南路車道將縮減,若捐血車繼續停在那,會影響交通安全,所以才希望捐血車能移至他處。不過,捐血車雖然外觀是一台車子,引擎早已拿掉,完全不能發動,只剩下車子外殼。這個徒具外觀的「車子」,必須出動吊車才能移動。

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小組幹事吳慶餘表示,由於捐血車車體太過龐大,如果整輛移到校內需要砍樹、縮減停車位,可能會影響師生權益。校方當時曾和捐血中心協調,提議將司令台旁邊廁所改建成「捐血站」或「捐血點」,不過並沒有被捐血中心採納。

捐血車遷到大安森林公園,是否會影響供血量?臺大號捐血車內的王姓護理師表示,雖然來這邊捐血的大多是年輕人,但是有多少是臺大學生並不清楚。吳慶餘說:「其實臺大師生並不是主要供血族群。」臺大號的供血來源大多是附近的居民。

盧詩淳也表示,當初也提出幾個可能的替代地點進行評估,市府相關單位和捐血中心互相協調、評估後才選定大安森林公園。她認為,大安森林公園附近人口眾多,捐血人數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落差。

●青年族群捐血人數減少●

目前臺灣有六個捐血中心、十二個捐血站,捐血量穩定成長,已經進入穩定期,每年有超過174萬人次捲起袖子貢獻一己之力。黎蕾說,每月需要的捐血量是有計畫性的,中心會依照需求多寡設定捐血量,隨著國人捐血觀念普及,目前大多數的月份都能夠達到設定的額度。

捐血青年謝鎔丞已經有七次捐血經驗,他第一次捐血是和朋友一起去,他說一開始有點害怕,之後就已養成習慣。現在只要一有空,就會到臺大號捐血車捐血。

「捐血大多都是靠熟面孔,」黎蕾笑著說,不少有捐血經驗的人願意一直回來捐血,青壯年族群一直是臺灣最主要的捐血族群。近年來青年族群捐血人數卻逐年減少,雖然臺灣目前的捐血量非常穩定,但是若青年捐血人數持續減少,未來可能會影響血液供應量。

根據血液基金會103年年報資料顯示,17到30歲的青年仍是最大宗的捐血族群,捐血人數佔總捐血人數的百分之30,31到40歲捐血人數佔百分之25,41到50歲捐血人數佔百分之21,而51到65歲捐血人數佔百分之22。

比較近五年資料可以發現,青年捐血人數逐年減少,中高齡族群人數逐年增加的情形。據統計,21到30歲的青壯年捐血人次,從五年前的53萬人次下降到今年只剩44.3萬人次;51到65歲的中高年人族群,捐血人次則是逐年增加,從五年前的27.9人次增加到33.8萬人次。

黎蕾有些擔憂地表示,臺灣人口結構邁向高齡化應該是主因,但同時青少年的捐血意願也正逐年下降。臺大號捐血車的王姓護理師也有感覺到近年來年輕捐血者有比以前減少的趨勢;面對這樣的隱憂,捐血中心正試著想辦法增加民眾的捐血意願。

●〈捐血者健康標準〉規範疑慮●

正當未來可能面臨捐血人口減少,影響供血量的隱憂時,有一群人卻礙於規定,無法挽起袖子貢獻熱血。規範民眾能否捐血的〈捐血者健康標準〉第五條第四項指出,「靜脈注射藥物成癮者、男性間性行為者及長期使用血液製劑者。」永不得捐血。「男男性行為者」被特別標注,讓有性經驗的同志族群即使有意願,也沒有辦法捐血。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杜思誠認為,這是一個很不合理的規定。他指出第四條規定「曾從事危險性行為」、「曾罹患性病」或是「懷疑自己感染愛滋病毒者」等是應暫緩捐血。但是「男性間性行為者」卻是永遠不能捐血,讓人不知道審核的標準何在。

黎蕾說,這些篩選標準主要是為了防治愛滋病散播,希望限制「危險性行為」者捐血,而不是針對特定族群。規定中並沒有禁止男同志不能捐血,沒有性經驗的同志仍然可以捐血。

●男同志並不等於愛滋病患者●

臺灣男性間性行為者感染愛滋的比例固然較高,但並不意味著異性戀者就不會有感染的風險,也不意味著所有同志都是愛滋病患者。所以,直接把同性戀者和愛滋病畫上等號是不負責任、歧視的做法。

目前已有若干國家逐漸瞭解危險性行為才是感染愛滋的主因,進而放寬男性間性行為者不得捐血的限制。

杜思誠說,英國、澳洲、法國、日本規定,只要一年內沒有男性間性行為就可以捐血;加拿大則是五年內沒有男性間性行為就可以捐血。像是義大利、西班牙、智利、葡萄牙、波蘭、俄羅斯等國甚至是完全沒有限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打算修法,放寬一年內沒有男性間性行為就可以捐血。

杜思誠認為,更好的做法是直接規範特定的「危險性行為」是什麼,而不是把男性間性行為者特別標注出來。這樣的做法,只會加深社會大眾對於同志的污名化現象。

●防止捐血散播愛滋病須更嚴謹●

限制危險性行為者捐血,是因為現有的愛滋篩檢技術,仍然有約10天的空窗期。臺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盛望徽解釋道,現在的愛滋檢驗技術是檢測愛滋病毒的核酸,「一袋血只要有100隻病毒,就可以檢測出來。」雖然準確,但必須要血液中的愛滋病毒達到一定數量,才能檢測出來。

黎蕾補充說,要減低空窗期的風險,只能仰賴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嚴格把關,臺灣目前把關做得不錯。根據統計,近10年總共有9人因為輸血感染愛滋病,因為輸血感染愛滋的機率並不高。

盛望徽認為,限制男性間性行為者捐血一事,其實沒有醫學根據。他嚴肅地說:「只要有安全的防護措施,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我認為這樣的標準是侵犯人權。」他覺得限制同志捐血不是預防愛滋病經輸血散佈的好方法,重點應該是宣導性行為時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的概念。

杜思誠說,社會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讓許多人以為只有同志才會感染愛滋,覺得事不關己,這樣的心態反而不利於愛滋病的防治。他們也積極在同志圈內推廣正確使用保險套的觀念,希望降低同志感染愛滋的人數,也降低社會大眾對於同志的歧視。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捐血相關規定的改由衛生福利部醫事司負責。醫事司表示,目前單位內部已針對是否修法進行討論,但是修法要考量科學數據以及民情。由此可知,臺灣捐血機制要真正落實無同志歧視的公平正義,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