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園生態豐富 是都市中的綠寶石
記者/彭琬芸、吳佳穎、林承勳
一隻三、四十公分高的大鳥踏在草地上,走路無聲無息,眼睛眨也不眨。忽然,牠的頭部隨著步伐微微向前移動,使牠看起來駝著背、有些滑稽。
大鳥的名字是「黑冠麻鷺」,臺大學生暱稱牠為「大笨鳥」。因為牠隨處可見、移動緩慢又不怕生。
「以前可不是這樣,」臺大森林系副教授丁宗蘇說,十多年前,黑冠麻鷺還是保育類動物。近年因為數量增多,才從保育名單中除名。
丁宗蘇提到,在東南亞一帶,麻鷺類其實是很怕人的鳥,行蹤飄忽,是賞鳥者認定的「夢幻物種」。自三十年前起,不知為何,臺灣的黑冠麻鷺開始大膽起來,甚至大剌剌走在都市路邊,使外國研究者嘖嘖稱奇。 丁宗蘇說:「動物變得大膽,人要更友善,這樣距離才會越來越近。」森林系教授袁孝維則從「環境」角度,解釋黑冠麻鷺增加的原因。他說,黑冠麻鷺必須在高大的樹上築巢,「環境裡如果沒有高大的樹,就不會有黑冠麻鷺。」幸好,臺大校園裡有不少大樹,是前人努力下的結果。
「前人的堅持,造就了今日臺大的校園環境。」袁孝維說,現在有更多雙眼睛在監視,從行政單位到師生,都有心讓臺大生態變得更好。「雖然各單位都想蓋房子,但在維護生態上,還是有一定共識。」袁孝維並形容臺大是「水泥叢林裡的綠寶石」。
●黑冠麻鷺故事館 拉近人與動物的距離●
袁孝維監督校園開發之餘,也以校園常見的黑冠麻鷺為媒介,推廣生態教育。袁孝維提到,她在外演講時,常有民眾拿著黑冠麻鷺的照片,來詢問這是甚麼鳥類?她認為,當民眾對一個生物產生好奇時,就是帶入生態環境教育的好機會,於是袁孝維開始推展「黑冠麻鷺故事館」計畫。
袁孝維以臺大校園為主,帶著實驗室團隊捕捉黑冠麻鷺巢中的雛鳥,以及地面上行走的亞成鳥,幫牠們套上有色腳環。袁孝維解釋,每隻黑冠麻鷺的腳環顏色都不一樣,腳環等於是牠們的「身份證」。藉由腳環的顏色,讓「看起來都一樣」的黑冠麻鷺有了新身份。對民眾來說,牠再也不只是一隻路邊的鳥。
此外,黑冠麻鷺故事館也提供管道,讓目擊民眾將發現黑冠麻鷺的地點,回報給社群網站,沒有受過學術訓練的一般人也能參與研究計畫,成為「公民科學家」。
袁孝維解釋:「我寫山林裡冠羽畫眉的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上,閱讀的都是學者,無法影響到一般人。」袁孝維因而推廣黑冠麻鷺故事館計畫,協助民眾透過參與,進一步了解動物習性,成為公民科學家,然後民眾就會喜歡動物,進而關心大自然生態。
臺大自然保育社社長張瀚柏則覺得,藉由推廣公民科學,讓喜歡觀察鳥類的民眾,也有機會為生態研究做出貢獻;民眾自己在觀察鳥類時,也能感受到樂趣,一舉數得。
●猛禽現身臺大●
臺大校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除了黑冠麻鷺,也吸引猛禽進駐。從小學就開始賞鳥的張瀚柏舉例說,臺灣特有亞種「鳳頭蒼鷹」,近幾年來都有在臺大築巢的紀錄。
鳳頭蒼鷹築巢,意味著臺大校園的生態系穩定,能持續供應食物,足以讓位於食物鏈金字塔頂端的掠食者鳳頭蒼鷹生存。所以監測鳳頭蒼鷹,除了能了解都市猛禽的生態習性,也是觀察都市生態系的放大鏡。
臺灣猛禽協會從三年前開始,用攝影機紀錄鳳頭蒼鷹的成長過程。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畢業、目前在猛禽協會擔任研究員的楊明淵,在袁孝維與銘傳國小校方的協助下,於臺大校園內架設攝影機,二十四小時對鳳頭蒼鷹巢位錄影。除收集鳳頭蒼鷹的活動資料外,楊明淵還藉著線上直播拉近民眾跟動物的距離。
「這個做法都讓大家更有參與、親切感,會主動想為環境做出一些改變。」楊明淵說。他還說明,他在高雄中學監測鳳頭蒼鷹後,發現牠吃很多老鼠。從此雄中校園內便不再置放老鼠藥,避免鳳頭蒼鷹誤食吃到老鼠藥的老鼠,受到不良影響。
此外,觀察鳳頭蒼鷹平常抓回巢的獵物,也可以看出都市的生態狀況。楊明淵提到,臺大的鳳頭蒼鷹主食是老鼠跟鴿子,偶爾還有外來種的八哥。「這反映出都市的動物相、生態系不甚理想。」他無奈地說。
●民眾放生、餵食干擾校園生態●
都市生態系除了動物相單調、外來種多之外,「人類」有時也造成問題,例如臺大校園中放生、餵食等行為,都會干擾野生動物。
在都市,人和動物的距離究竟要如何拿捏,才算合宜的問題,就連袁孝維也覺得兩難。民眾有機會親近野生動物,才會感動、也能因此產生保育意識。但民眾若太靠近,任意餵食野生動物,則會對動物產生不良影響。
「所以我們的告示牌會用溫柔、文藝的文字提醒,而不是『禁止進入』等強烈用詞。」袁孝維說。
民眾餵食野生動物的現象,在臺大校園屢見不鮮。如一身栗黑色羽毛、平時會和人保持距離的樹鵲,也抵抗不了灑在草皮上麵包屑的吸引力,很快就從樹梢飛到地面啄食。楊明淵說,「這其實滿悲哀的,因為遠離自然的都市人,只能透過餵食,拉近和動物的距離。」
●接觸「小自然」喚起生態意識●
都市的野生動物難得一見,也反映都市綠地破碎、環境差。「人口越往都市集中,我們越要關心都市的生態環境。」袁孝維認為,過去生態研究,多在野外、山中進行,但山林遙遠,都市人也無法從學術論文中,切身體會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袁孝維認為,都市人多半從接觸都市綠地的「小自然」環境開始,然後才會開始關心山林保育,進而產生尊重「大自然」的意識。也因此她致力推廣「都市生態學」。像黑冠麻鷺故事館、鳳頭蒼鷹育雛的線上直播,都在試圖連結都市人與周遭環境,呼籲都市人關心身邊綠地。
「希望忙碌的都市人注意到,小動物就在我們身邊生活著。」談起線上直播鳳頭蒼鷹育雛,楊明淵笑著說。
都市生態學主張都市綠地能舒緩人的情緒、提供動物棲息地,還能使人更意識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楊鳴淵也補充,比起後天綠化,「預防勝於治療」,保留現有綠地,對生態更有幫助。
●都市綠地 面臨開發壓力●事實上,在人口密集的臺北市,已少見大塊綠地。「一百年前的整個臺北盆地,就像現在的臺大農場。」丁宗蘇說,現在放眼臺北市中心,也只剩臺大農場有本錢抵抗開發壓力、保留原始風貌。
袁孝維說,臺大農場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區,也是候鳥過境的驛站。自然保育社的鳥類晨間社課,張瀚柏總會帶著社員到臺大農場,因為那裏是鳥類出現的熱點。袁孝維也評價臺大農場是全臺大「生態最棒的地方」。
然而,位於校園中心的臺大農場,近年來也面臨開發壓力。袁孝維坦言,其實許多人認為農場座落校園中央,位置得天獨厚,比起種菜,不如「種系館」比較實在,言談間已流露她的擔憂。丁宗蘇則強調臺大農場具有生態與歷史地景的雙重意義,一定要保留下來。開發與生態如何平衡,沒有標準答案。楊明淵呼籲都市人思考:「自己想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若希望生活中多一些綠意與動物,就不要再開發大型綠地。
臺大校園內廣闊的綠地提供食物、幾十年生成的高大樹木作為遮蔭,加上眾人的保育意識抬頭,猛禽鳳頭蒼鷹、曾為保育類的黑冠麻鷺,才得以在校園內安居。
廣闊平坦的臺大農場,青斑蝶翩翩飛舞,紅尾伯勞停在制高點,俯瞰四周,尋找獵物。「鳥生活得好,代表這個環境對人而言也不錯。」袁孝維說道。作為生態學者,她希望繼續用知性、感性的方式,鼓勵更多人投入校園與都市的生態保育工作,一起保護都市中的「綠寶石」。
責任編輯/吳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