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不如人 人文價值何在?

從臺大中文系畢業的半年時光裡,陳如翎面試過許多公司。只是,從A公司到B公司,再到C公司,同一個問題,陳如翎總是被一問再問。「你念中文的啊? 當初怎麼會想念中文?」時間再拉回更早一點,當陳如翎還是大學生時,「念中文能幹嘛?」這句毫不修飾的提問,成為她每次自我介紹完,最尷尬的問題。

陳如翎遭遇的情景,念人文學科的學生都不陌生,大家的遭遇都頗類似。

社會對人文學科的不友善,更直接表現在職場薪資上。今(105)年三月,由教育部、勞動部、財政部等部會,共同合作調查大學畢業生就業情形。調查結果顯示,人文學科畢業生不僅投入職場比率低、轉職率高,月薪幾乎也是各類學科中最低。人文科系大學生畢業三年月薪平均是3萬3千元,只比薪資最低的設計學門多4千元;而人文博士生情況更慘,月薪平均只有7萬,在各學門當中墊底。同樣不吃香的還有社會學科。

薪水代表的是社會需求與能力表徵,低薪資等於告訴學生們,念人文、社會學科,恐怕沒什麼用。

●一人多用 老闆:「你只值這個錢」●

「老闆開出來的薪水,大部分落在2萬5千元到2萬8千元上下。」陳如翎說。目前任職於新北市某家小出版社的陳如翎,在半年的求職期間中,應徵的薪資行情差不多就落在這個區間。陳如翎任職的出版社員工包含老闆僅有三人,陳如翎平常上班要做的事,就是一人當六人用。她既是文字編輯、美術編輯、翻譯,同時也是行銷、業務、企劃。

中文系出身的她,寫文案、校稿這些都還難不倒她,但翻譯卻不是把英文翻成中文如此簡單。陳如翎說:「你還要理解文化,才能翻出適當的語言。」但這些對老闆而言未必重要,重要的是員工能回饋公司多少。陳如翎目前月薪3萬多一些,即使一個人能當六人用,「老闆認為人文產業,就只值這個價錢。」陳如翎據實說。

彼此相隔僅一海,港臺情況卻是兩樣情。從香港來念臺大語言所博士的李楚翹表示,人文畢業生之所以薪資低,主因臺灣不重視專業。李楚翹以香港情況為例,香港的人文科系畢業生沒有低薪問題,甚至有供不應求的現象。以他的經驗來說,他在香港念完英文系的學士與碩士後,隨即找到香港公開大學和嶺南大學兼任講師工作,他的同學們也都是一畢業就找到工作。

李楚翹提到,他現在在臺灣念博士班,除了原本香港的講師工作,也在臺灣其他大學兼課。同樣是擔任講師,香港的時薪卻是臺灣的3至4倍。

●臺灣產業結構不利文科生●

人文產業不值錢,自然與社會環境有關。目前在TutorMing擔任華語教師的蘇九如,畢業於臺大國企系,之後轉換跑道念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蘇九如指出,臺灣目前沒有相關產業支持人文學科,再加上臺灣的社會環境是科技掛帥,才會產生人文科系學生薪資偏低的問題。

不過蘇九如也提到低薪不光是人文科系的問題,而是整個臺灣的產業結構所致。在一個和速度競爭的產業結構下,人文科系難以產生迅速且立即可見的生產模式,也難怪外界容易產生「人文無用」的疑問。

場景拉到嗡嗡作響的工廠,一台台機器有條不紊的運作著。這些機器的幕後推手,便是竹科某自動化公司。「我們講求的是效率性產出,知道客戶需求後,接著馬上做出來。」擔任多年主管的明益(化名)說。明益以過往和義美的合作經驗為例說明,義美需要在製作餅乾的機器上面裝置檢測器,以取代人力檢查。一和義美開完會,他們便會根據客戶需求畫設計圖。「越快越好,因為這是商業競爭,我們要的是這種人。」明益說。

人文科系並非沒有自己的產值,目前在瑞士擔任華語教師的黃世宜認為,其實人文科系也有自己標準的生產模式。他在日內瓦大學讀比較文學的期間,黃世宜體會到臺灣與瑞士人文訓練上的差別。在瑞士,人文學科不僅讀本厚,一堂課更是有密密麻麻的書單,有德文、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等書籍,每一次上課,教授就會帶領同學討論。

黃世宜說,透過大量的閱讀與課堂爭辯,目的在於訓練文科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海量的人文資訊裡抓出現象的核心,接著能用文字建立密度最高、攻擊力最強的論述。

臺大哲學系系主任李賢中則認為,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所,大學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可以學得思考和批判能力,並帶到各行各業發揮影響力。臺大社科學院院長蘇國賢也持同樣想法,他強調:「教授生而為人的核心價值,正是人文與社會科系的價值所在。」蘇國賢進一步表示,高等教育並非技職教育,不應該一味迎合產業需求,而應該走在產業之前。

「人文科系的產值不在於看得見的數字累積,而是話語權的爭奪。」黃世宜說。但在臺灣,人文科系卻一直被視為沒有產值,也被視為是考不上熱門科系才去讀的科系,學術訓練也不紮實。「因為輕視,所以漠視,」黃世宜說。

社會大眾對人文科系的不瞭解與刻板印象,洪偉嵐感受良多。臺大哲學系畢業將近十年的洪偉嵐,目前在南投縣國姓鄉擔任消防隊員。他說當時哲學系畢業就決定要考公職,而選擇消防員原因則在於,消防員是公職中薪水相對較高,而且國家考試制度一律平等,不會問你是誰,也不會在意就讀科系的職位。

洪偉嵐說,在國外會認為念哲學系的是聰明人,因此許多企業並不排斥晉用哲學系畢業的學生,甚至像是Google等一些科技大廠,還會聘用哲學和人類學團隊進行使用者研究。但在臺灣,社會大眾只要一聽到是哲學系畢業的,便會直覺認為他是個怪人,也因此造成哲學系學生就業的困難。

●突破科系框架 就學時多探索自我●

就業環境欠佳,許多人文及社會學科的學生在大三、大四時期,顯得茫然不安。為了緩解這份不安,陳如翎表示,系上有許多同學會開始找校外實習。畢業自臺大社會系的朱家萱則認為,人文、社會科系的學生應該要突破學院的框架。

朱家萱現在一家外商公司擔任人力資源(HR)部門實習生,她自大學時代便積極參與就業輔導中心和外部廠商舉辦的各種講座,一方面是探索自己的興趣,一方面也希望能拿到進入職場的敲門磚。她也從人資部門任職的角度,提出人社科系的學生在就業時,可以想想自己的優勢。

面對學生的不安,黃世宜則認為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不是讓自己符合產業所需,而是讓自己符合自己所需。」黃世宜認為,產業的需求隨時在變,唯一不會變的就是自己。

黃世宜最後補充道:「不要去想產業會要什麼樣的人,應該要多想想,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記者/黃怡菁、楊雅棠

攝影/黃怡菁、楊雅棠

圖/洪偉嵐提供